社保补金(养老金补发陆续开始,四类人可多补,有人补发超过2000元,真的吗)
养老金重算补发陆续开始,四类人多补,有人补发超过2000元,是真的吗?
近期,湖南、海南等地公布了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,目前至少有26省市公布了该数据,对于今年1月份以来、在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前退休的人员,在11月份也会迎来养老金的重算补发,比如河北网友表示11月份已经收到了补发的钱,而海南、湖南等地预计也将补发。那么,哪些人可以补发?谁可以补发更多?有人补发超过2000元,是真的吗?
一、养老金重算补发并不是所有退休人员都有份,这些人可以享受,其中四类人还可以多补
养老金重算补发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了,但是仍然有人心存疑惑,觉得今年养老金已经上涨过了,怎么还会补发呢?其实这是对养老金重算补发不了解导致的。
养老金重算补发本身就不是所有退休人员都有份,比如说去年退休的人员,或者在当地公布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以后退休的人员,或者属于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员等等,是无法享受到重算补发的。
而如果你是今年1月份以来、且是在当地基数公布前退休,而且基数又有所上涨,此外你是在正常领取养老金的状态,那么就可以享受养老金重算补发。
其中,在同等条件下,四类人还可以补发更多:1、在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大的地方退休的人员;2、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长,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;3、养老保险缴费指数高的人员;4、办理退休时间早,补发时间长的人员。
二、部分退休人员补发超过2000元,是不是真的?我们用案例来说明
要计算个人补发的养老金多少,就需要知道养老金补发是怎么计算的。大家知道,养老金是通过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加后计算出来的,有的还需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。这里面,会用到一个数据,那就是养老金计发基数。
来看看养老金计算公式:基础养老金等于养老金计发基数*(1 养老保险缴费指数)/2*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*1%。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/养老金计发月数。过渡性养老金等于养老金计发基数*(1 养老保险缴费指数)/2*视同缴费年限*过渡性系数。
由于今年1月份以来退休的人员,当地没有及时公布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,于是暂定按照2021年的基数来核算他们的养老金,现在新的数据公布了,社保部门就需要重新计算,对于少算的那部分钱补发给退休人员。
我们来举个例子,以湖南为例。假设一位退休人员在3月领取的养老金,个人工龄40年,湖南1996年以前参加工作,存在连续工龄的人员,有视同缴费年限。那么,视同缴费年限14年,此外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为1.4,过渡性系数1.3%。现在湖南在11月份公布了养老金计发基数,金额为7132元,比2021年的6728元,多出404元,如果当地在11月补发养老金,那么这位退休人员就会补发8个月。
其中基础养老金每个月补发(7132-6728)*(1 1.4)/2*40*1%=194元。
过渡性养老金每个月需要补发(7132-6728)*(1 1)/2*14*1.3%=88元。
每个月总共需要补发194 88=282元,总共补发8个月,也就是补发282*8=2256元,超过了2000元。
综上所述
11月,又有地方公布了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,其他地方预计也会陆续公布,对于部分退休人员就会迎来养老金的重算补发,其中有的人还可以补发更多,达到2000元以上,也是有可能的。看看你有份吗?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